詐騙追償(诈骗追款)
10月17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省公安厅党委委员、副厅长黎海滨出席并介绍了全省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冻结资金集中返还的相关情况。
今年以来,全省公安机关坚决贯彻公安部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强力推进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截止目前,全省公安机关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244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056名,捣毁诈骗窝点23处,冻结涉案资金1.23亿元,先期返还受害人资金1005.6万元。此次新闻发布会之后,还将集中返还受害人资金708.14万元。
问:岳局长您好,请您介绍一下近年来全省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这种犯罪有哪些特点?
答:一是案件持续高发,社会危害严重。2010年以来,我省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数量逐年攀升,年均上升近20%,去年达到6783起,造成经济损失到2.83亿元。今年以来,此类案件的发案数量和损失金额出现拐点,分别同比下降10.9%、12.6%,但发案数量仍在高位运行。
二是侵害范围广泛,受骗群体众多。全省所有县、市都有案件发生,侵害目标从在校学生、财会人员、个体商户到网购人员、贷款人员、乘机人员,从青少年、中年到老年人,几乎遍及社会各个行业领域。
三是跨省犯罪为主,境外犯罪突出。我省发生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90%以上系犯罪分子在省外实施,其中70%是广西、广东、海南等省的地域性职业诈骗团伙实施,个案案值不高,但案件数量大、影响面广,20%是以台湾人为头目和骨干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集团实施,个案数额大,危害后果严重。
四是作案手段多样,发展变化迅速。犯罪分子处处迎合群众的各种需求和避害心理,精心设计诈骗剧本,诈骗手法多达60种以上。在冒充公检法办案、冒充熟人救急、假冒办理贷款、假冒公司招聘、假冒商家售货等常见诈骗手法的基础上,犯罪分子借助微信、QQ、网络等现化媒体不断变换升级诈骗伎俩,向更多的人实施诈骗。
五是犯罪公司运作,分工日趋专业。一些诈骗团伙在工商部门注册公司,公开招募大量员工,以经销商品、投资理财、代办业务为名实施诈骗,更加具有的欺骗性。犯罪团伙内部分工明确、层级管理、组织严密,从贩卖公民个人信息、银行卡、手机卡,到拨打电话、发送诈骗信息,再到转移提现诈骗资金,每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造成的危害后果更加严重。
问:据我们了解掌握,我省于去年9月全面建成了省市两级反电信诈骗犯罪中心,请介绍下目前两级反诈骗中心运行情况,及在打击防范犯罪工作中发挥哪些作用?
答:2015年11月,我省在全国率先成立吉林省反电信诈骗犯罪中心,并于去年9月全面建成了市级反诈骗中心,形成了公安机关内部多警种合成作战,公安、银行、通信等部门密切协作,上下联动的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格局。两级反诈骗中心投入实战运行以来,在打击防范治理电信网络犯罪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收到了明显工作成效。
一是专项打击成果显著。两级反诈骗中心牵头组织全省公安机关,严格落实“统一组织指挥、快速接警止付、集中研判侦查、统一抓捕起诉”的侦办电信诈骗案件新机制,创新打法,强力攻坚,打击成果成倍增长。两级反诈骗中心成立以来,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3471起,查获违法犯罪人员1338人。
二是查控处置及时高效。两级反诈骗中心充分发挥公安、银行、通信合署办公、合成作战的有利条件和资源优势,紧盯全省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发案特点和警情规律,快速反应、专业反制,第一时间开展紧急止付,拦截群众被骗资金、提醒劝阻被骗群众。截止目前,共查控处置涉案账户12000余个,受理群众咨询举报7600余次,提醒劝阻群众被骗8100余次,避免经济损失逾亿元。
三是防范宣传效果凸显。两级反电信诈骗犯罪中心积极协调检法、广电、通信、银监等成员单位,在开展街面宣传、网点宣传、媒体宣传等传统宣传活动的同时,积极创新宣传手段,针对节假日、开学季、重大活动等特殊时段和敏感节点,大张旗鼓的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营造浓厚宣传氛围,最大限度挤压犯罪空间,铲除滋生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土壤。
四是源头治理稳步推进。省市两级反诈骗中心充分发挥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联席会议办事机构职能作用,积极协调有关成员单位,整治安全隐患、堵塞监管漏洞,阻断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实施途径和渠道,共关停非实名手机号码5120个,拦截国际改号诈骗电话100万余次,核查违规借记卡客户50.92万户,中止服务或销户借记卡80.13万张,有效减少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案数量。